拉杜裘德镜头中的人物( wù),都有意无意地与自身的( de)身份解耦。当然,在影片内( nèi)大谈特谈自己的身份,是( shì)一种很蠢的拍法。所以在( zài)今年的拉杜裘德的新片( piàn)里,女主看着只是一个普( pǔ)通的“欧洲白左”:俄乌战争( zhēng)、难民政策、假借于人的愧( kuì)疚,与其中产身份相映成( chéng)趣。其中的名场面就是每( měi)个月48欧元的电信捐款至( zhì)各种公益机构。这些刻板( bǎn)的“白左”形象导演给安排( pái)得满满当当。
拉杜裘德擅( shàn)长解构性讽刺,在《 野名留( liú)史又如何 》 中,电视直播镜( jìng)头在被焚毁的戏剧道具( jù)与群众的欢呼之间来回( huí)切换;在《 不要太期待世界( jiè) 末日》中,最后的固定镜头( tóu)一刀未剪地展现被拍摄( shè)者的困境。当然,在这次的( de)《 二〇二五年的欧陆 》中同样( yàng)做了类似的事情。
与以往( wǎng)不同的是,这次影片主角( jiǎo)身份并非一个普通的罗( luó)马尼亚公民,而是一个特( tè)兰尼亚西亚的匈牙利裔( yì)的罗马尼亚公民。这个身( shēn)份在影片中的呈现比较( jiào)薄弱,我们仅能在些许片( piàn)段中管中窥豹。
特兰西瓦( wǎ)尼亚现代概述
特兰西瓦( wǎ)尼亚历史上几经易手,其( qí)中大部分时间政权属于( yú)匈牙利王国,但人口一直( zhí)以瓦拉几人为主(Vlachs,现代罗( luó)马人的祖先),其次才是匈( xiōng)牙利人。而这段时间,瓦拉( lā)几人的语言和文化都没( méi)有被同化,所以身份认同( tóng)还是瓦拉几人。这也是匈( xiōng)牙利和罗马尼亚在特兰( lán)西瓦尼亚领土归属争论( lùn)的重要原因,一个从政权( quán)认同出发,一个从身份认( rèn)同出发。[1]
而现代的特兰西( xī)瓦尼亚在二战后被苏联( lián)划归罗马尼亚。响应罗马( mǎ)尼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 de)号召,50年代前中期,大量的( de)罗马尼亚人涌进了特兰( lán)西瓦尼亚的城市,来填补( bǔ)因二战结束而被驱逐的( de)德国人。特兰尼西瓦尼地( dì)区的匈牙利人口占比从( cóng)1941的29.5%下降到1956的25%。 [2]

1989年东欧( ōu)政治局势动荡,罗马尼亚( yà)也不例外。1989年12月份,执政长( zhǎng)达15年的齐奥塞斯库被推( tuī)翻。而推翻的导火索是蒂( dì)米什瓦拉(也在特兰西瓦( wǎ)尼亚地区)的匈牙利牧师( shī)被驱逐离住所(该牧师一( yī)直向外国批评齐奥塞斯( sī)库的“农村系统化”政策, Romanian rural systematization program),人( rén)群自发捍卫牧师的居住( zhù)权利,从而引起的冲突。接( jiē)下来的事情在很多罗马( mǎ)尼亚当代电影都能看到( dào),包括2024年的《 紧急出口 》。新政( zhèng)权上台后鉴于匈牙利人( rén)在革命中的贡献,一开始( shǐ)给了很多优待政策。[3]
种族歧( qí)视及移民困境
然而甜蜜( mì)的时光总是短暂,90年代发( fā)生的特尔古穆列什(Târgu Mureș)冲突( tū),罗马尼亚人和匈牙利人( rén)在街头暴力对抗,最终5人( rén)死亡,数百人受伤。而这件( jiàn)事的起因是匈牙利人要( yào)求一所从1961年开始双语混( hùn)合教学的学校恢复到仅( jǐn)用匈牙利语教学,目的在( zài)于加强的匈牙利人的社( shè)区意识。 [4]
21世纪,尽管在政策( cè)上匈牙利人在罗马尼亚( yà)与其他罗马尼亚公民别( bié)无二致,但教育和文化上( shàng)还是有仇恨指向。2020年,2025年都( dōu)可以搜到相关的匈牙利( lì)人被歧视的新闻。 [5][6]而 《 二〇二( èr)五年的欧陆 》也展示了类( lèi)似的片段:事情被报道后( hòu),女主老公饶有兴致地读( dú)出那些歧视性言论。
在影( yǐng)片里,女主和妈妈倾诉,但( dàn)最终以不欢结尾。她妈妈( mā)问到:为何你不直接回匈( xiōng)牙利得了。确实,在现实的( de)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匈牙( yá)利人口占比一直在减少( shǎo)。至2021年,仅有15%左右的匈牙利( lì)人,而女主所在的城市克( kè)卢日——纳波卡只有11.7%。而大部( bù)分移民的原因是经济和( hé)被歧视。[7][8]
影片里面其实已( yǐ)经给出了答案。自2006年,左翼( yì)政党因被暴露通过“撒谎( huǎng)”赢得全国大选,从而爆发( fā)了全国性抗议。之后奥尔( ěr)班为首的右翼政府上台( tái),奥尔班政府统治至今已( yǐ)达15年之久,国内氛围相对( duì)高压。奥尔班政府亲俄,且( qiě)拒绝中东及周边地区的( de)难民。[9] 匈牙利艰难脱离苏( sū)联统治后的亲俄行为可( kě)以归结为两点:1、寻求大国( guó)庇护。2、匈牙利与乌克兰之( zhī)间存在一些地缘政治问( wèn)题及领土纷争。[10][11]
除此之外( wài),尽管都是匈牙利族裔,从( cóng)特兰尼西瓦尼移民去匈( xiōng)牙利的移民还是会有一( yī)定的“隔阂感”。根据一项调( diào)查,有大部分移民由于工( gōng)作许可的门槛而从事非( fēi)法工作导致身份地位的( de)下降;同时即使是合法的( de)工作也存在“人生地不熟( shú)”,很难融入在地居民的难( nán)题。即是俗称的“二等公民( mín)”。[12]对于特兰西瓦尼亚的匈( xiōng)牙利族裔而言,特兰西瓦( wǎ)尼亚就是他们的家,政权( quán)更迭和政策变迁暂且不( bù)能导致他们迁居他处。
所( suǒ)以,对于泛左的女主而言( yán),奥尔班政府确实不如自( zì)家的一亩三分地。相比90年( nián)代克卢日更加不友好的( de)环境而言,现在已经有一( yī)定的改善。[3]况且女主还是( shì)权力上位者,何乐而不为( wèi)?


身份( fèn)复杂
所以本片女主并非( fēi)扁平化、刻板印象的白左( zuǒ)。她自身有几个不同身份( fèn)叠加在一起:1、罗马尼亚公( gōng)民中的少数族裔,且该族( zú)裔被歧视;2、无法忍受匈牙( yá)利的政权;3、享有一定社会( huì)地位的中产阶级;4、再到最( zuì)表层的“白左”怜悯。
这里不( bù)同的身份,给女主的行为( wèi)添上了不同的戏剧效果( guǒ):部分荒唐滑稽,而部分则( zé)可以让人理解。作为权力( lì)上位者,对于底层人民的( de)境遇的过度反应(包括愧( kuì)疚和大量的电信捐款);但( dàn)作为少数族裔,但又不想( xiǎng)移民匈牙利的两难境遇( yù)(与母亲讨论时的应激可( kě)见一斑);尽管思想泛左但( dàn)行动保守,对于罗马尼亚( yà)的城市政策不满,但自己( jǐ)却选择抽身出来,只执行( xíng)命令(从法学教授改行至( zhì)执法官员)。
所以本片的一( yī)个噱头,和曾经学生的一( yī)夜风流,拉杜裘德典型的( de)流氓玩笑。可以看作是女( nǚ)主暂时放开了“泛左”的枷( jiā)锁。在这个一夜风流里,权( quán)力地位被取消,上位者身( shēn)份的转换,民族认同堕落( luò)成dirty talk,固执的“白左”观点让渡( dù)给荒诞的佛教“玩笑”。这段( duàn)也是典型的拉杜裘德式( shì)消解。
当然,比较遗憾地说( shuō),影片里面并没有把这些( xiē)交织的身份问题尽数展( zhǎn)示。但拉杜裘德确实似乎( hū)更想展示一个更加刻板( bǎn)的“白左”形象。只不过,随着( zhe)我们了解这些背后的身( shēn)份问题后,“白左”的刻板印( yìn)象被慢慢磨去,随之而来( lái)的是更有戏剧张力的观( guān)影体验。
其他补( bǔ)充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搜( sōu)寻资料的时候,找到了两( liǎng)个可以被称为“新左翼”的( de)特兰西瓦尼亚知识分子( zi),不约而同地,都选择移居( jū)到了布达佩斯(匈牙利首( shǒu)都)。G.M.Tamas因齐奥塞斯库的高压( yā)统治,而Agnes Gagyi 则是因为90年代初( chū)的种族冲突选择离开罗( luó)马尼亚。对于89年前后,特兰( lán)西瓦尼亚的地缘政治有( yǒu)兴趣的,可以看看他们是( shì)怎么描述自己的这段经( jīng)历。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eference-books/mia-chinese-tamas-2003.htm
https://fpif.org/growing-transylvania/
彩蛋
影片中,另外( wài)一幕噱头,则是流浪汉在( zài)一处垃圾桶里尿尿。这个( gè)尿尿的地方被称作 Aleea Scarilor,该出( chū)被当地媒体说在改造之( zhī)前这里是下等人居住的( de)地方。[13]60年代初期,被罗马尼( ní)亚共产党清理后变成如( rú)今的当地景点。不只是有( yǒu)意无意,但与拉杜裘德在( zài)影片里批评的住房政策( cè)不谋而合。


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314336/answer/154417272
2 Changing ethnic patterns in Transylvania since 1989
3 Nationalist Politics and Everyday Ethnicity in a Transylvanian Town
4 https://ro.wikipedia.org/wiki/Conflictul_interetnic_de_la_T%C3%A2rgu_Mure%C8%99
5 https://hungarytoday.hu/hundreds-protest-in-romania-against-assault-of-hungarians/
6 https://www.europarl.europa.eu/doceo/document/P-9-2020-004554_EN.html
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mographic_history_of_Transylvania#From_the_20th_century
8 https://hu.wikipedia.org/wiki/Kolozsv%C3%A1r#Lakoss%C3%A1g
9 https://www.dw.com/en/how-hungary-is-violating-eu-law-on-refugees/a-56503564
11 https://www.spykmancenter.org/why-is-hungary-so-close-to-russia
12 National identities on the move: Transylvanian Hungarian labour migrants in Hung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