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连线看这部电影,她( tā)说这个片子给人一种天( tiān)使视角的感觉。的确,我们( men)冷静地看到那栋房屋被( bèi)转让买卖,记忆的大陆沉( chén)入海洋,银河将霓虹压垮( kuǎ),但是我们没有被代入什( shén)么情绪。
用片子里殡葬师( shī)之口描述,这是天气预报( bào)员的冷静感:我十分确定( dìng)雨要来,没有焦虑与期盼( pàn),我只是接受。看完第一幕( mù),电影大有拉斯冯提尔的( de)《忧郁症》之感——那似乎是面( miàn)对现实沉沦的无能为力( lì)。后面我则发现,这个片子( zi)要温柔得多。
查克出现在( zài)每一个街头巷尾的广告( gào)牌,我们不禁去问“这人是( shì)谁啊?我为什么要关心?和( hé)片名有什么关系?”这种世( shì)界围绕着他转的不可抗( kàng)力,很难不让人感到他是( shì)神明。我们不认识这个神( shén)明,这个神明似乎凉薄到( dào)任凭世界毁灭,但是随着( zhe)影片推进我感到,这个神( shén)明是如此生机勃勃和温( wēn)柔。
查克是个有意思的人( rén),他选择了作为会计的生( shēng)活,却反差性地在平平无( wú)奇的街头突然起舞。随着( zhe)第二三幕展开,我们目睹( dǔ)了祖母在他身上的耳濡( rú)目染,他参加学校的跳舞( wǔ)俱乐部,街头那场引来满( mǎn)堂喝彩的高光时刻。但是( shì)当别人问出,“他那时为什( shén)么开始在街头跳舞?”的问( wèn)题,他回答不知道。查克的( de)答案就像是对因果论和( hé)线性时间的搁置,他拒绝( jué)串联自己的记忆。我们以( yǐ)为我们知道他起舞的原( yuán)因,但是影片则引导我们( men)接受“事情发生之后才能( néng)寻找答案”的逻辑。
这就像( xiàng)我经常不理解我自己的( de)感情,那些新出现的感情( qíng),复杂到可以同时用“爱、嫉( jí)妒、茫然、快乐、无聊”描述,只( zhǐ)能等一个未来的瞬间去( qù)勾连。过去记忆的闪现的( de)不能称为原因、而那些彼( bǐ)此勾连的记忆,最终可以( yǐ)成为完整的宇宙。
影片第( dì)三幕学校舞会让我想起( qǐ)了《荧屏在发光》的色调和( hé)场景,查克和那两个主角( jiǎo)一样,似乎找到了人群的( de)爱戴,又无比渴望黑暗;似( shì)乎洞悉了世界真相、却孤( gū)独得无以复加。
影片里最( zuì)引人入胜的两个谜题,一( yī)个是查克是谁,另一个则( zé)是阁楼里有什么。查克等( děng)待着拿到阁楼的钥匙,而( ér)祖父去世、那个他继承了( le)阁楼房间钥匙的日子,也( yě)成为了他决定掌握自己( jǐ)命运的日子。
在这栋闹鬼( guǐ)的房屋里,阁楼是预知死( sǐ)亡的时空交汇之地。十七( qī)岁那年,查克没准备好,世( shì)界的真相却骤然袭来。但( dàn)是查克在看到自己的死( sǐ)状后决定,知道终点就意( yì)味着要努力接受自己和( hé)世界——因为他即世界本身( shēn),“我包含万物”。我们作为观( guān)众的视角至此被解密,我( wǒ)们就是阁楼的幽灵,看到( dào)了这些死亡,我们将何去( qù)何从?
最后一幕的标题是( shì) “我包含万物”,这句惠特曼( màn)的诗让我想起了泰戈尔( ěr)。泰戈尔说,当我们和神明( míng)合一的时候,对于自己的( de)奉养即是虔诚,我的痛苦( kǔ)让大地颤抖,我的笑容则( zé)充满焚香与白鸽的飞翔( xiáng)。